七颗芯片与光明之约:Neuralink志愿者重获新生的150天
- 综合资讯
- 2025-06-30
- 1580
在旧金山一家康复中心的屏幕上,光标正流畅地滑过《使命召唤》的游戏界面——操控它的不是手指,而是29岁渐冻症患者巴德被芯片捕捉的神经脉冲。距离他植入Neuralink芯片刚过去23周,这个指甲盖大小的装置已成为他连接世界的唯一桥梁。
当埃隆·马斯克站在6月27日的发布会现场,身后屏幕展示着全球7位植入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写下的“自由”字样时,医疗科技史正在被改写。这些曾因脊髓损伤或渐冻症被禁锢在躯体中的生命,如今平均每周50小时通过脑机接口与世界对话,最长记录甚至突破100小时——这意味着他们清醒的时间几乎都在与机器共生。
机械零件制造工亚历克斯的经历更令人动容。三年前车间事故让他颈部以下瘫痪,如今他不仅能靠意念玩“石头剪刀布”,还能操控CAD软件设计三维零件。发布会视频里,他控制着特斯拉机械臂在虚拟空间绘制齿轮模型,眼角有未擦干的泪痕。这种被命名为“心灵感应”(Telepathy)的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不可能”的边界。
而更惊人的蓝图正在展开。马斯克宣布代号“盲视”(Blindsight)的项目将于明年进入人体试验,通过植入视觉皮层的电极阵列刺激神经元产生光幻视。猴实验阶段已实现66%的虚拟物体识别准确率,初期植入者将看到类似8-bit游戏的低分辨率世界,如同雅达利时代的像素画面。对于全球4300万盲人而言,这束穿透黑暗的微光足以改变人生轨迹。
技术迭代的速度超乎想象。第二代手术机器人将电极植入时间从17秒压缩至1.5秒,11倍的提速使植入像眼科激光手术般迅捷。这些深入皮层下50毫米的电极,如同在大脑沟回中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2025年言语皮层解码计划一旦成功,渐冻人将直接用思维“说话”;到2028年,2.5万个电极通道将覆盖全脑区域,届时人类或可用意念操控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实现真正的“身随念动”。
这并非科幻狂想。神经科学家发现,当机械臂帮助亚历克斯完成设计图时,其运动皮层神经元放电模式与真实手臂操作时高度吻合。这种神经可塑性印证了马斯克的论断:当脑机接口带宽突破每秒1比特的生物限制,人类将进入“生物数字大脑”纪元。有志愿者在植入半年后坦言:“现在关掉设备就像被重新锁进棺材。”但争议从未停止。当猴子通过脑机接口“看见”不存在物体的实验视频流出,伦理学家警告这种对感知系统的“黑客入侵”可能导致认知异化。更现实的挑战在于,目前3000个电极通道仅能构建黑白轮廓视觉,要达到《星际迷航》中盖伊的超人视觉(感知红外线/紫外线),还需将通道数提升至2.5万——这恰是2028年路标的终极目标。
在波士顿某实验室,首批Blindsight候选者莎拉·K抚摸着导盲犬的背毛说:“就算只能看到光斑的形状,我也想知道太阳的模样。”此刻距Neuralink计划点亮她黑暗世界的时间,还剩547个日夜。而这场人机融合的豪赌,注定将重塑我们对“人类”的定义。
本文由FangZai于2025-06-30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5540.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