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黄仁勋眼中的杭州:中国硅谷崛起与AI未来

黄仁勋眼中的杭州:中国硅谷崛起与AI未来 黄仁勋 杭州 中国硅谷 链博会 人工智能 英伟达 开源模型 物理AI 第1张

   聚光灯下,黑色皮衣搭配标志性笑容,黄仁勋一开口就让全场屏息:“我可以说,杭州就是中国的硅谷,不是吗?”这句在链博会炉边谈话中掷地有声的判断,瞬间点燃了科技圈。面对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下次来杭州看看”的邀请,他毫不犹豫地以中文回应:“会来的,一定会来的。”这并非客套——这位掌控全球AI算力命脉的英伟达掌舵人,今年已是第三次踏上中国土地,每一次表态都暗含深意。

   杭州凭什么被黄仁勋称为“中国硅谷”?当王坚提及DeepSeek、通义千问(Qwen)等本土AI力量皆孕育于此时,答案已呼之欲出。这座城市不再仅有西湖烟雨,更涌动着代码的浪潮。在黄仁勋眼中,中国研究者发表的AI论文数量已居全球首位,而杭州正是这种创新能量的结晶。他特别点赞DeepSeek的开源论文“堪称A+级别”,认为开放工程正让全球生态相互滋养。这种布局的智慧,恰是硅谷精神的精髓——共享与突破并存。

   “我嫉妒年轻一代。”黄仁勋的感慨出人意料。他将未来AI比喻为《星球大战》中的R2-D2,能记录人生每一刻,甚至回答“我三岁时做过什么”。这种陪伴式AI背后,是他预言的第三波革命:物理人工智能。过去十年,AI算力已飙升十万倍,从识别图像的感知AI,到生成内容的跨模态转换,下一步将是机器人等实体与AI的融合。而中国,尤其是杭州的开发者们,正在这场变革中扮演关键角色。

   承诺明年再赴链博会,黄仁勋的行程表背后是对中国市场的清醒认知。他预判未来两三年内,中国AI芯片市场将飙升至500亿美元量级。解禁H20芯片销售的举动,更显露其不愿错失“巨大损失”的决心。当被问及对年轻人的建议时,他反复强调“批判性思维”和数学逻辑——在AI代劳一切的时代,人类更需要看清本质的能力。

   西湖的柔波与硅谷的电流,正在杭州交织成新图腾。黄仁勋的“中国硅谷”之赞,不只是一句恭维,更是对创新重心迁移的敏锐洞察。当物理AI的浪潮拍岸而来,这座城或许真如他所言,将成为“世界的创新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