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高德世界地图今起全球铺开中国游客在纽约街头突然收起了谷歌地图

高德世界地图今起全球铺开中国游客在纽约街头突然收起了谷歌地图 高德世界地图 全球导航 跨境出行 北斗定位 多语言地图 中国科技出海 海外POI数据 无缝切换 第1张

   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幕广告牌下,刚落地三小时的陈冉有点恍惚。她习惯性点开手机里的蓝色图标,输入‘最近的中餐馆’——屏幕瞬间跳出十几个红点,最近的一家步行只要8分钟。这个动作让她恍惚感更重了:此刻手机顶部显示着‘纽约’,但高德地图的界面全是中文。就在今天(7月19日),高德地图开放平台的世界地图服务正式上线,像陈冉这样的中国出境游客突然发现,海外导航的体验和国内完全打通了。

   这个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来得并不突兀。去年9月,高德依托北斗全球定位系统悄悄上线境外路线规划时,只敢说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今年7月初,他们突然面向海外游客推出14种语言版的中国地图,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等小众语种使用者也能在北京自如导航。而今天的动作更像一次合围:当中文用户能在巴黎查地铁、英文用户可在西安找兵马俑、出海企业能调用全球1.2亿个POI点时,高德真正把‘国界’从数字地图上抹去了。

   数据维度最能说明野心。4亿地址库与1.2亿海外POI的碰撞,让‘北京朝阳区’和‘纽约布鲁克林’以同样颗粒度呈现;56种语言即时切换的背后,是日调用量破亿次的全球服务器在支撑。更关键的是定位逻辑——当多数国际地图依赖GPS时,高德把北斗、基站、WiFi信号揉进了混合定位引擎,这让在曼谷小巷迷路的中国游客,手机定位精度从30米缩至3米。

   看着时代广场导航界面上熟悉的‘林记粤菜馆’,陈冉突然想起两年前在东京用国内地图APP的窘境:空白界面像未勘探的荒野。如今变化背后藏着中国科技出海的明线。去年高德调用北斗卫星的日定位量已达3360亿次,这些数据反哺让全球地图有了‘中国芯’;而今年一季度外国游客来华同比激增39.2%的现实,则催生了多语言服务的商业闭环。

   傍晚在粤菜馆结账时,陈冉注意到邻桌欧洲游客的手机——法语界面的高德正语音提示:‘前方300米有莫奈特展’。这或许解释了高德世界地图的终极野心:当中国人在纽约使用中文导航时,巴黎人也在上海听着法语指引。一张地图消弭的不仅是国界,更是文化隔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