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款应用越界采集个人信息遭重拳整治,用户隐私保护防线全面升级
- IT大事件
- 2025-07-23
- 1128
2025年7月,湖南常德市网信部门巡查发现某短视频平台上,利用AI技术合成的虚假校车火灾视频正在疯狂传播,迅速引发公众恐慌。经溯源追踪,执法人员锁定账号持有人杨某——为博取流量,他故意移花接木炮制谣言,最终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罚。这仅是今年网信执法风暴中的一朵浪花。最新监管通报显示,《万能遥控》《映客直播》等33款移动应用因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公开点名,一场针对数据滥用的全国性治理行动已深入展开。
**监管利剑出鞘,半年关停26个违规平台**截至2025年上半年,各地网信部门交出一份严厉的执法成绩单:怀化市注销违法网站15个、下架违规App及小程序11个;常德市关闭涉赌涉黄篡改网站4家,清理低俗游戏及视频超百例;山东省则联合13个部门启动“安宁齐鲁”专项行动,直指人脸识别滥用、强制扫码等五大侵权场景。这些动作背后,是《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执行进入深水区的明确信号。专项行动尤其关注技术隐蔽侵权,如医院体检小程序因未授权访问漏洞,导致患者疾病信息裸奔;某中学智慧食堂系统漏洞更牵连全国1369所学校近200万学生信息暴露在风险中。
**侵权手段升级:从AI造假到母婴信息黑产链**当前侵权形态呈现技术化、产业化特征。在湖南会同县,居民禹某娥使用AI工具伪造跳楼视频并配发惊悚标题,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罚款。更触目惊心的是上海虹口区近期破获的案件:某月嫂公司文员王某某与刘某某三年间以每条5-8元价格倒卖新生儿家庭信息近4万条,非法获利31万元。新生儿父母在孩子出生几天内就接到“百日照”推销电话,个人隐私彻底沦为黑产生意。经法院审理,两名被告除承担刑责外,还需支付公益赔偿31万元并在国家级媒体公开道歉。
**老牌平台再触红线,映客们的合规困境**本次被通报的《映客直播》堪称“前科累累”。2020年该平台就因低俗内容被网信办约谈,要求整改敏感词库及主播管理机制。然而五年后,其再度因数据违规登上黑名单。财报显示,这家曾号称“港股直播第一股”的企业,如今营收连续三年下滑,股价长期徘徊于1港元边缘。业内分析,生存压力下部分平台选择铤而走险:通过强制授权位置信息、默认开启麦克风权限、用户画像暗箱操作等手段过度攫取数据价值。类似乱象也存在于扫码充电、自动售卖等日常场景——北京专项检测显示,197款应用中竟存在388项违规问题,超三成应用在用户未授权时已偷跑收集安卓ID、应用列表等敏感信息。
**用户自卫指南:三招筑牢隐私防火墙**面对屡禁不止的侵权现象,专家建议公众主动防御:一是定期清理“僵尸应用”,特别对停用的小程序务必注销账号并删除预留信息,切断数据泄露潜在路径;二是警惕权限索要,若地图软件强索通讯录或点餐程序要求人脸验证,应立即拒绝并投诉;三是关注监管动态,如山东、内蒙古等地专项治理公告会曝光高风险应用名单。网信部门同时呼吁民众通过12345等渠道积极举报,形成社会共治力量。目前,怀化、常德等地查处的多起案例均源于群众线索,证明公民意识觉醒正在成为遏制数据滥用的关键防线。
本文由YuLe于2025-07-23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632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