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690亿国债资金落地以旧换新下半场有了新弹药
- IT大事件
- 2025-07-26
- 979
7月25日,一笔关键资金正式注入消费市场——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专项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这是继今年1月、4月分别预拨960亿元和660亿元后,中央财政年内第三次向地方输血,至此累计下达资金已达2310亿元。按照计划,剩余690亿元将于10月到位,完成全年3000亿元国债资金的总体部署。
与前两批资金下达相比,此次拨付更突出跨周期调节思路。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此前明确,第三批资金使用将遵循'时序性'和'均衡性'原则,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国补'使用计划。这种细至周度的安排,意在避免消费市场出现脉冲式波动,让政策红利贯穿整个下半年。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最新监测印证了策略必要性:仅上海一地,上半年以旧换新订单量就突破1100万笔,拉动家电、手机、家装消费260亿元,若资金断档可能削弱增长惯性。
政策效能已在数据中显现。全国层面,前7个月超2.8亿人次申领补贴,直接撬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商品销售1.6万亿元。细分领域中,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销售额猛增30.7%,通讯器材、家具消费分别增长24.1%和22.9%,显著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的增速。在山东郓城这类县域市场,政策带动力同样强劲——当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27%,3C产品购新补贴更激增31%,消费升级从大城市向基层渗透。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资金监管同步升级。财政部经建司副司长吴盖强调,已联合发改委建立定期调度机制,通过动态调整省内资金额度、预拨资金至支付平台等措施减轻企业垫资压力,同时严查骗补套补行为。这种'放活水'与'防渗漏'并举的监管模式,在安徽、浙江等试点地区取得成效,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市场反应验证了政策精准性。京东数据显示,以旧换新消费者中95%选择一级能效制冷产品;二级市场上,家电板块资金流入量环比提升14%,真空镀膜设备制造商汇成真空单日涨幅超11%,显示投资者对产业链技术升级的预期。这些变化表明,政策不仅刺激短期消费,更推动供给端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随着690亿元新资金注入,政策重心转向长效性。财政部透露将支持人口基数大、带动力强的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场景,同时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国际化消费生态'建设。消费补贴从单纯'发钱'向优化体验转变,或许正是以旧换新政策下半场的真正起点。
本文由ZhongLiang于2025-07-26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6555.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