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谷歌街景拍下后院裸体,阿根廷警察八年诉讼终获隐私正名

谷歌街景拍下后院裸体,阿根廷警察八年诉讼终获隐私正名 谷歌街景隐私案 阿根廷警察获赔 后院裸照诉讼 数字时代隐私权 科技伦理边界 街景侵权赔偿 隐私保护判决 拉丁美洲司法案例 第1张

   七月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寒意未消,卡洛斯(化名)警官像往常一样踏入自家后院。两米高的砖墙环抱着这片私人天地,他习惯在这里享受片刻自由。远处传来引擎声,他未曾想到,这声音将把他拖入一场持续八年的尊严之战。

   2017年某个清晨,当谷歌街景车驶过卡洛斯位于布拉加多小镇的住宅时,车顶的球形相机自动捕捉了那个瞬间——赤身裸体的他正在院中走动。数月后,这张展示其臀部与后背的图片悄然登上谷歌地图服务。更致命的是,高清镜头清晰记录了他的门牌号码:Calle27号第1432户。

   ‘那天在晚间新闻看到自家后院被播送,我浑身冰凉。’卡洛斯在法庭陈述中回忆。当地电视台制作了一期‘街景奇趣图集’,他的裸体画面成为收视爆点。节目播出后,社交媒体疯狂转载截图,邻居孩童指着他窃笑,警局同事挤眉弄眼地问‘墙上该挂勋章还是马赛克?’这位从业二十年的警官开始以各种借口拒绝外出,甚至绕路三公里避开中心广场。

   诉讼初期遭遇当头棒喝。2014年,主审法官爱德华多·卡鲁索驳回了他的诉求:‘照片中仅出现无法辨认身份的背部,况且当事人将自己置于可能被窥视的场所。’判决书用俚语直斥他‘搬石头砸自己脚’,更称真正的受害者是‘被迫目睹伤风败俗场景的邻居’。谷歌律师团队趁机强调:2米围墙不足6.5英尺,未达隐私保护标准。

   转机出现在今年七月。布宜诺斯艾利斯上诉法院三位法官一致推翻原判。‘隐私侵犯的严重性毋庸置疑’,新判决书笔锋如刀,‘拍摄发生于私人宅邸而非公共空间,围栏高度远超常人。当谷歌主动模糊人脸和车牌时,为何放任整个裸体暴露?’法官特别指出街景的缩放功能加剧伤害——用户可手动放大看清身体细节,这与在公共道路惊鸿一瞥存在本质区别。

   最终裁决定性要求谷歌支付16,500美元赔偿(含七年利息),并每日追加100美元罚款直至图片删除。耐人寻味的是,法院同时赦免了传播该画面的媒体:‘电视台揭露谷歌过失,本身未构成二次伤害’。

   这场诉讼撕开了数字时代隐私保护的裂痕。2007年诞生的街景服务已覆盖全球1000万英里道路,其230亿张全景图片构成现实世界的‘数字双胞胎’。但法律学者指出,此案暴露出技术伦理的致命盲区:当镜头穿透围墙,算法该担何责?

   ‘我们总要求公民筑高围墙、拉严窗帘,却放任科技巨头把镜头探进庭院。’隐私权专家玛尔塔·索萨指出,此案创下拉丁美洲首例街景侵权赔偿,其3.0版判决书(从‘咎由自取’到‘尊严至上’)折射司法认知的颠覆性转变。更值得玩味的是赔偿计算方式——法官按每日精神损失累计计息,暗示隐私侵犯如同持续流淌的伤口。

   结案当日,谷歌地图团队悄悄升级了过滤协议。除人脸车牌外,系统开始扫描裸体影像,无论背影或侧身。而卡洛斯后院那株曾入镜的柠檬树今已亭亭如盖,新枝蔓过砖墙,在夏风中沙沙作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