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拖累业绩!中国石化半年净利预降四成,新能源转型能否破局?
- IT大事件
- 2025-07-31
- 2007
国际原油市场的一记重拳,结结实实打在了中国石化的业绩报表上。7月31日盘后,这家能源巨头发布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仅201亿至21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57亿元,缩水幅度高达39.5%到43.7%。即便是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核心利润,也未能逃脱下滑命运,预计落在200亿至215亿元区间,同比跌幅几乎相当。
市场对这个消息并不意外,但数字背后的寒意仍然刺骨。仔细回溯,今年一季度净利润132.6亿元、同比下滑27.6%的表现,已经为上半年的颓势埋下伏笔。当时营收7353.6亿元、同比下降6.9%的数据,如今看来不过是漫长雨季的第一滴雨。油价下跌、竞争白热化、化工毛利持续萎缩,三重压力像三座大山,压得传统能源巨头喘不过气。
原油价格暴跌是首当其冲的冲击波。纽约和布伦特期货曲线在过去半年几乎单边下行,炼厂库存价值随之下滑,直接侵蚀了从原油开采到成品油销售的价差空间。而民营炼化企业的产能扩张仍在继续,地方炼厂凭借灵活定价不断蚕食市场,中石化成品油销售网络的优势被逐渐稀释。最令人揪心的是化工板块,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增长引擎,如今却陷入全行业产能过剩的泥潭。聚乙烯、聚丙烯等基础化工品价格长期在成本线边缘徘徊,连高端化学品毛利也被不断涌入的新产能削薄。
面对困局,管理层并非坐以待毙。公告中特别提到‘加大生产经营优化力度’‘从严从紧控制成本’,这些表述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断腕决心。有接近公司的业内人士透露,二季度以来多个炼厂调整了装置负荷率,推迟了部分非必要检修计划;化工板块则砍掉了近20%的低附加值产品线,转而聚焦于锂电池隔膜专用料等新能源材料。
转型的触角已伸向产业链深处。今年5月,中国石化以基石投资者身份重仓入股宁德时代,双方联手启动‘万站计划’——今年内要建成500座换电站,远期目标直指10000座。当传统燃油车加油需求增长放缓,这块蓝色招牌正试图在电动车补能市场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
资本市场对这份成绩单反应复杂。某外资机构能源分析师指出:‘净利润下滑在预期之内,但43%的跌幅仍超过我们预估中值。关键要看三季度能否企稳,特别是化工毛利是否有季节性回暖信号。’他同时提醒,中石化自由现金流在一季度同比激增159%,说明公司在资本开支控制上确有成效,这为后续转型储备了弹药。
最新《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石化仍高居全球第6位。但排名的光环掩盖不了转型的迫切。当国际同行纷纷向氢能、碳捕集领域投入重金,这家中国能源巨头的新能源布局仍集中在下游应用场景。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现场,在海南乙烯项目工地,在遍布全国的换电站建设点,中石化正试图用行动回答一个根本性问题:当石油黄金时代渐行渐远,传统巨头该如何续写生存故事?答案或许不在今年这200多亿净利润里,而在未来五年战略的坚定执行中。
本文由LiuTiao于2025-07-31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696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