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中国移动香港鲸吞香港宽频落定,电信市场格局生变

中国移动香港鲸吞香港宽频落定,电信市场格局生变 中国移动香港 香港宽频 收购获批 电信市场 竞争条例 宽带运营商 香港通讯局 固网整合 第1张

   香港通讯局大楼的电子屏刚刷新了公告,中国移动香港对香港宽频的全面收购正式扫清最后一道监管障碍。8月1日晚间,随着通讯事务管理局宣布接受中国移动香港提交的修订承诺,这场始于去年末的收购战尘埃落定。通讯局明确表示不再依据《竞争条例》启动调查,为价值近12亿港元的交易亮起绿灯。

   这场收购拉锯战细节耐人寻味。去年12月中国移动香港首次抛出每股5.23港元的全购要约时,市场还在质疑监管能否放行。转折发生在今年4月——中国移动香港突然调整策略,先斥资11.95亿港元从私募基金TPG手中“斩件式”收购15.46%股权,相当于在棋盘上先落下一枚关键棋子。此刻回头再看,这步棋实为规避全盘被否风险的妙手。

   真正卡住交易咽喉的是固定本地接入网络竞争问题。通讯局内部文件显示,五月底收到初版承诺书后,行业反馈中突然杀出个“程咬金”:多家运营商联名指出移动回传(mobilebackhaul)领域存在垄断隐忧。压力之下,中国移动香港六月中旬紧急修订技术承诺条款。有接近谈判的人士透露:“新增的基站开放条款让竞争对手松了口气,这才是翻盘关键。”被盯上的香港宽频绝非普通猎物。成立26年来,这家香港第二大固网运营商早已蜕变为综合服务商:除核心宽带业务外,手握myTVSuper、Disney+两大内容王牌,甚至跨界运营着电商平台Shoppy。去年其企业客户部门逆势增长17%,成为中移最眼馋的资产。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分析师算过账:“单是香港宽频的政企客户清单,就值回一半收购价。”内地监管的绿灯信号其实早有征兆。六月下旬,发改委突然加速批准该交易,与过往央企海外并购平均11个月的审批周期相比,本次仅耗时半年堪称“特事特办”。国资系统内部备忘录显示,此案被标注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协同示范项目”,政治含金量不言而喻。

   市场更关心合并后的洗牌效应。目前香港住宅宽带市场将形成中移系(香港宽频+CMHK)与电讯盈科双雄争霸格局,合计份额突破75%。企业服务领域则暗流涌动——环球全域电讯(HGC)某高管私下抱怨:“他们机房距我们仅隔三条街,以后报价至少压价20%抢单。”压力之下,竞争对手ISquaredCapital被曝正加速推动HGC与数码通的合并谈判。

   交易达成的庆功宴或许开得太早。香港宽频特有的狼性销售文化与中国移动的央企管理体系如何融合已成难题。更棘手的是技术整合:香港宽频用的是思科核心路由设备,而中国移动全网跑华为协议,替换成本预估超8亿港元。一位参与整合方案设计的工程师直言:“机房设备混搭会像拼装瑞士手表那样精细。”站在香港中环的办公楼窗前,中国移动香港的负责人望着维港夜景,盘算的或许已不是这笔交易的成败。当香港宽频的宽带管道装上中国移动的5G基站,一个横跨固移融合、内容分发、企业服务的生态闭环正逐渐显形。只是当巨头转身时,市场的喘息声已清晰可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