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马斯克'巨硬'商标直捅微软心窝!AIAgent战场升起狼烟

马斯克'巨硬'商标直捅微软心窝!AIAgent战场升起狼烟 Macrohard xAI 马斯克 微软 AIAgent 商标战 巨硬 人机大战 第1张

   美国专利商标局后台近日闪过一条耐人寻味的记录——埃隆·马斯克旗下xAI公司于8月1日提交了"Macrohard"商标注册申请,2300美元申请费瞬间划出。这个刻意拼写成"巨硬"的名字,像颗子弹精准射向微软(Microsoft)的核心腹地。

   马斯克早在三周前就在社交平台埋下伏笔。7月14日,他透露xAI正孵化一家新子公司,专门运营"数百个AIAgent"聚焦编程与图像视频生成,末了还抛出一个挑逗式提问:"这项宏大挑战需要个响亮名字,你们猜?"评论区瞬间涌现神预言"Macrohard",而他只回了个眨眼表情。如今商标落地,证实了这场蓄谋已久的命名行为艺术。

   科技圈都清楚"Macrohard"绝非随意玩笑。字母重组后对微软的戏谑呼之欲出,更微妙的是,马斯克与比尔·盖茨的宿怨早非秘密。从盖茨做空特斯拉结下的梁子,到马斯克多次公开斥其为"骗子",两人战火从新能源汽车烧到太空竞赛,如今在AI最前沿再度短兵相接。商标申请书背后,藏着一段延续十年的硅谷恩怨录。

   但"巨硬"不只是个讽刺符号。据内部路线图披露,该公司将构建AIAgent平台,驱动数百个专用智能体协同工作。这些Agent不是简单聊天机器人,而是具备自主任务拆解能力的工作引擎——程序员只需描述需求,Agent自动生成并调试代码;视频创作者输入脚本框架,Agent直接输出分镜与渲染画面。这种模式直插微软Azure+OpenAI的商业护城河。

   马斯克在商标操作上吃过亏。今年4月,xAI聊天机器人Grok因名称与芯片商Groq、软件商Grokstream近似被暂停注册。更戏剧性的是初创公司Bizly跳出来控诉,称2021年就申请了Grok商标开发会议软件,因马斯克突然启用同名产品导致投资人撤资,200万美元血本无归。彼时xAI选择冷处理,如今却主动用擦边球命名点燃战火,战略转向昭然若揭。

   行业观察者嗅到更深层较量。微软365Copilot已让AIAgent渗透办公场景,xAI此时押注编程与视觉创作,实为错位竞争。当微软用AI重构生产力工具链时,马斯克正打造创意生产资料发生器——用视频生成Agent降低影视制作门槛,编程Agent取代初级工程师,直指未来数字生产的核心环节。

   法律界人士却紧盯商标风险。"Macrohard"虽具戏仿性质,但微软手握全球驰名商标,若主张消费者混淆可能引发诉讼。不过马斯克似乎早有预案:新公司全称为"xAIMacrohard",既利用关联性制造传播爆点,又以隶属架构切割法律风险。

   这场命名战争背后,是AIAgent军备竞赛的白热化。当科技巨头聚焦通用大模型时,马斯克转向垂直领域智能体集群作战。用2300美元商标费撬动百亿市场注意力,这记"巨硬"重拳,已让硅谷听见微软城墙的震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