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机盖内惊现棉絮?小米SU7Ultra车主48小时彻查真相
- IT大事件
- 2025-08-08
- 1598
一张车祸现场照片让整个汽车圈屏住了呼吸——断裂的碳纤维机盖缝隙中,赫然夹杂着刺眼的白色絮状物。时间定格在2025年6月,一辆选装了碳纤维机盖的小米SU7Ultra在事故中受损,这张特写镜头随后在社交平台疯传。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偷工减料?”“龙晶碳纤维翻车了?”质疑声像潮水般涌来。
整整两个月,这团“白色棉花”成了悬在小米车主头上的迷雾。直到8月5日,当事车主亲自走进售后车间,带着技术人员打着手电筒一寸寸检查断裂面。强光下,真相浮出水面:那些引发轩然大波的白色絮状物,其实是室外防雨车衣内衬被金属边缘划破后残留的聚酯棉。雨水浸泡让棉絮死死卡进了碳纤维的肌理里,在机盖断裂时才暴露在世人面前。车主连夜在社交平台晒出证据链:从车衣破损位置到棉絮材质比对图,每一张都直指核心——“这是外来物,不是车的问题”。
这位5月提车的SU7Ultra用户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他特意强调机盖是原厂选配的正品,绝非后市场改装件。更令人意外的是,他自曝车库里停着理想、问界、岚图和极氪等多款热门新能源车。“好的产品自然会买,但行业进步靠的是良性竞争,不是互相诋毁。”这句话在声明结尾显得格外有分量。
耐人寻味的是,这款标价1.6万元的碳纤维机盖本就站在风口浪尖。五个月前小米因宣传措辞争议公开致歉,承认其赛道级散热效果存在夸大。实测数据很骨感:比普通铝盖仅轻1.3公斤,在180km/h时速下舱内温度仅降2.3℃。更让普通车主心惊的是维修账单——更换报价高达3.8万元,足够买七套半铝制机盖。而北京亦庄工厂的生产线曾为63%的良品率苦苦挣扎,每三个碳纤维盖就有一个因树脂浸润不均沦为废品。
当防雨车衣的棉絮揭开谜底,真正的产业命题才浮出水面。从五月的宣传风波到八月的棉絮悬案,碳纤维机盖像一面镜子,照见新能源汽车创新路上的荆棘。一边是厂商用48台机械臂将产能拉升六倍的硬实力,另一边是用户拿着20000积分补偿时对“情绪价值”的苦笑。那位车库停着五款新能源车的车主或许道出了本质:当技术营销的声浪高过产品本质,受伤的永远是那些冒雨给爱车罩上车衣的人。
本文由ShuMing于2025-08-08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7596.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