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老号终恢复:亚马逊找回AWS用户数据,此前曾告知‘永久删除’
- IT大事件
- 2025-08-11
- 458
当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商亲手删除了用户十年的数字资产,又戏剧性地将其找回,这场闹剧暴露了云计算行业最脆弱的神经。AbdelkaderBoudih收到AWS账户终止通知时,正值他的生日。作为一位使用亚马逊云服务长达十年的资深开发者,他的账户里存放着未出版的编程书籍、20多个开源项目源码以及尚未发布的电子教程。更讽刺的是,他严格遵循了AWS官方的最佳实践:跨欧洲区域的多副本备份、密钥分离存储、灾难恢复开关——但这些精心设计的防护网,在平台方的删除指令面前瞬间失效。
一切始于7月10日那封账户验证邮件。尽管Boudih在截止日前提交了清晰的身份证与水电账单,AWS仍以“文档无法读取”为由拒绝。当他反复追问数据安全性时,客服的模板化回复如同钝刀割肉:“您的案例正在审核中”“感谢您遵循备份实践”。直至7月29日,官方才轻描淡写地承认:“账户资源已被终止。”此时,他存储的编程书籍《Ruby开发者学Go》框架原型、硬件交互教程等数字资产,已在云端化为乌有。
转机来自一场内部告密。一位即将离职的AWS员工向Boudih透露:中东技术团队在清理休眠账户时,误将他的活跃账户列入名单。根本原因竟是一次参数输入错误——开发者意图使用`--dry`进行测试运行,但内部Java工具只识别`-dry`格式,导致模拟指令变成真实删除。更严重的是,此次操作跳过90天数据保留政策,直接触发永久清除。
“这根本不是技术故障,而是制度性傲慢。”Boudih在博客中控诉。当其他区域用户享受90天宽限期时,AWS中东分部(MENA)的操作手册却存在致命漏洞。多年来,开发者社区流传着避开MENA的潜规则:有人宁肯多付百美元将账户迁至欧美区域,也不愿承担其随意封号的风险。此次误删事件,正是区域管理混乱的集中爆发。
戏剧性逆转发生在数据清零三周后。在舆论压力下,AWS技术团队通过分布式存储系统的碎片追踪,竟从数千万个数据块中重组了Boudih的部分资料。一位参与恢复的工程师私下透露:“某些备份元数据未被清除程序覆盖,就像撕碎的文件残片留在角落。”然而这种“奇迹”充满侥幸——恢复的仅是核心代码库,那本完成度90%的编程专著永远遗失在比特深渊。
云服务商总将“责任共担模型”挂在嘴边,但Boudih的遭遇揭开了残酷真相:当平台握有删除密钥时,用户的冗余设计形同虚设。目前他正开发跨云迁移工具,并协助某月耗40万美元的企业客户向Azure和GoogleCloud转移。这场数据灾难正在催生新生存法则:真正的备份必须跨越云服务商边界,正如开发者社区的新谚语——“鸡蛋分篮,篮子分洲。”
本文由ShangguanHong于2025-08-11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7870.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