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淘天集团更名中国电商事业群,阿里电商三驾马车浮出水面

淘天集团更名中国电商事业群,阿里电商三驾马车浮出水面 淘天集团更名 阿里电商事业群 饿了么飞猪淘天并列 淘宝闪购 大消费平台 蒋凡汇报线 阿里组织架构调整 电商整合挑战 第1张

   2025年8月14日,阿里电商板块悄然完成关键架构调整——淘天集团内部正式更名为"中国电商事业群-淘天集团"。这一变更并非简单称谓转换,而是阿里自去年启动电商整合战略以来最具标志性的动作。调整后,淘天集团与饿了么、飞猪形成明确的三足鼎立格局,共同隶属于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框架下。

   此次更名延续了阿里电商业务整合的清晰脉络。去年11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覆盖全产业链的电商事业群,将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及1688、闲鱼等业务纳入统一架构。今年6月,集团CEO吴泳铭通过全员邮件宣布饿了么与飞猪并入该事业群,二者保持独立公司化运作模式,负责人范禹、南天直接向蒋凡汇报。如今淘天集团完成更名,标志着三大核心业务进入深度协同阶段。

   从战略定位看,此次调整印证了阿里向"大消费平台"转型的决心。吴泳铭在内部信中强调,这不仅是架构调整,更是消费服务生态的战略升级。淘天集团作为传统电商根基,承载商品供应链优势;饿了么掌握即时配送网络,支撑本地生活服务;飞猪则串联旅游产业链资源。三者平行并列的结构,实质上构建了"商品+服务+场景"的全方位消费生态闭环。

   业务协同已显现初步成效。今年4月,淘天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实现系统级打通。截至5月底,双方协同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单,服务品类从生鲜医药扩展至数码家电等全品类。8月初推出的"淘宝大会员"体系更实现关键突破,将会员等级与消费场景深度绑定,用户可跨平台享受饿了么餐饮优惠、飞猪旅行权益及淘天购物特权,形成真正的场景消费闭环。

   然而整合之路仍存挑战。不同业务单元的运营逻辑差异显著:淘天以搜索式购物为核心,饿了么依赖地理位置即时响应,飞猪则需要长周期旅行决策支持。某本地生活服务供应商透露,三平台系统对接初期曾出现优惠券核销延迟、库存数据不同步等问题,技术中台整合耗时远超预期。组织层面,三家团队考核机制与文化融合同样考验管理智慧。

   市场分析认为,阿里此番调整直指内容电商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当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以场景化直播切入消费领域时,传统货架电商流量增长明显放缓。将生活服务纳入电商版图,实质是通过高频消费场景激活用户活跃度。据第三方监测,接入饿了么服务的淘宝用户月均打开频次提升2.3倍,停留时长增加18分钟。

   更名背后,阿里正构建新的竞争壁垒。淘天提供基础商品库,饿了么搭建半小时达配送网络,飞猪覆盖异地生活场景——这种架构既避免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硬碰硬,又以差异化生态对抗拼多多低价策略。某私募基金消费分析师指出:"当用户因预订飞猪酒店收到淘宝旅行装备推荐,又通过饿了么获取目的地美食攻略时,闭环体验产生的粘性远超单一服务。"

   未来战场在于数据融合深度。目前三大业务数据仍存在部分割裂,若实现会员体系、消费偏好、履约能力的完全打通,理论上可构建超过2000种动态消费场景组合。不过隐私合规边界与组织协同成本仍是现实阻碍。随着架构调整落定,阿里电商三驾马车能否驱动大消费战略,答案将在下一个财报季初见分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