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贺兰山腹地传来捷报!8792米钢铁动脉穿越千年屏障

贺兰山腹地传来捷报!8792米钢铁动脉穿越千年屏障 贺兰山隧道贯通 包银高铁 铁路隧道施工 单线客运隧道 明长城下穿 断层破碎带 生态铁路 蒙宁高铁 第1张

   贺兰山东麓的晨曦刚染红山脊,隧道深处传来最后一阵机械轰鸣。2025年8月16日,当最后一米岩层被凿穿,包银高铁银巴支线的贺兰山隧道宣告全线贯通。现场瞬间爆发出欢呼,建设者们沾满尘土的双手紧紧相握——这条阻隔宁夏与内蒙古的千年天堑,终于被现代工程力量彻底征服。

   全长8792米的隧道绝非普通工程。站在隧道口望去,山体静默如谜,而内部却是名副其实的“地质修罗场”。施工队长老李抹了把汗回忆:“230米的最大埋深,相当于把76层高楼倒插进山体。最要命的是那些断层,涌水最凶的时候,一天就能灌满两个标准游泳池。”更棘手的是隧道上方还躺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震动大一点都可能让六百年的砖石移位。

   传统爆破在这里行不通。技术团队调来特种机械,用上C6钻机配合毫米级监测,硬是在古长城底下挖出通道。监测员小张盯着实时数据屏近千个日夜:“沉降控制到0.1毫米,比头发丝还细。有次设备报警,整个班组守了二十小时调整参数。”生态红线同样不能越界。隧道穿越两个自然保护区,工人们给施工机械装上防尘罩,废水经过三级沉淀才排出,巡护员甚至发现岩羊群仍在邻近山坡悠闲觅食。

   攻坚时刻出现在去年雨季。断层带涌出的泥浆瞬间淹没设备,工程师们猫腰爬进塌方区,用钢架配合新型速凝材料硬是顶住了岩层。“像在豆腐里打洞还要求不变形。”项目总工翻着厚厚的事故记录本苦笑。他们最终研发出工字形热熔垫片连接工艺,仰拱钢筋提前预弯,把月掘进速度提到140米。

   这条钢铁动脉的贯通,改写的是阿拉善牧民巴特尔的生活图景。他特意骑马三小时赶到贯通仪式现场:“去银川看病得开五小时车,等秋天高铁通了,我就能带母亲当天往返。”测算显示,巴彦浩特到银川的时间将从5小时压缩至50分钟,年运力足够承载百万人次穿梭。货运卡车流量预计减少三成,腾格里沙漠边缘将卸下尾气污染的重担。

   隧道贯通只是开始。夜色中,工人们又钻进洞内安装电缆槽。他们的身影与山壁上凿出的秦汉戍边图景交叠——两千年前,贺兰山岩画记载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今天,钢轨正以最温柔的方式穿过这座圣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