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澳门低调开放eSIM转换,预付卡用户迎来无卡时代
- IT大事件
- 2025-08-18
- 1863
在澳门街头巷尾的电信营业厅里,一项新服务正悄然改变着用户的通讯体验——中国电信澳门本月正式开放预付实体SIM卡转换eSIM服务,首次办理完全免费。这项看似简单的技术调整,背后折射出的是通讯行业向数字化服务转型的大趋势。
根据现场观察,用户需本人携带身份证件亲临门店办理转换业务。转换完成后原号码保持不变,但旧SIM卡即刻失效。柜台人员解释称,此举主要出于安全考虑,避免号码被他人冒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服务暂不支持一号多终端功能,用户更换手机时必须先在旧设备解除绑定,才能在新设备激活使用。
价格策略上,首次转换虽免费,但后续每次转换操作(含实体转eSIM、设备间eSIM迁移)均需支付30澳门元(约合人民币27元)。这一收费标准与澳门同业基本持平,但相比内地运营商在穿戴设备领域推行的eSIM服务,价格门槛明显更高。
在氹仔某营业厅,刚办理完转换的陈先生展示了他的iPhone15:“作为跨境工作者,以前换手机要重新插卡很麻烦。现在电子卡解决了这个痛点,但办理必须跑营业厅确实不够方便。”他的体验反映了当前服务的优势与局限并存。
从行业视角看,澳门电信市场三足鼎立格局中,此前仅澳门电讯(CTM)提供eSIM服务。中国电信澳门此次开放预付卡转换,打破了单一竞争局面。不过对比内地,联通已在25省市恢复穿戴设备eSIM业务,而电信在境内手机eSIM领域仍持谨慎态度,系统升级进度明显滞后。
值得关注的是设备兼容问题。所有中国大陆销售的手机(包括国行iPhone)均无法使用该服务,仅支持港澳版或海外版的无锁机型。用户在办理前需通过*#06#查询设备是否显示EID编号以确认兼容性。根据澳门法规,所有eSIM用户必须完成实名登记,游客需持入境证件办理。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这项服务的推出看似是技术升级,实则是用户价值重塑的开始。当用户摆脱物理SIM卡的束缚,运营商将面临更激烈的服务竞争——毕竟更换运营商不再需要换卡,一键切换的时代正加速到来。未来eSIM能否真正撬动市场格局,取决于运营商能否在资费设计和用户体验上持续创新。
本文由XiWang于2025-08-18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8480.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