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计重'潜规则'终结,国家邮政局出手整治'向上取整'
- IT大事件
- 2025-07-18
- 1702
2.1公斤的快递包裹被直接按3公斤收费,2.7公斤的物件在系统里摇身一变成了4公斤——这些消费者几乎难以察觉的计费操作,在今年6月底被一次实测揭开面纱。记者将8件实际重量约2.7公斤的包裹通过主流快递企业寄送,竟有一半公司存在计重'向上取整'的行为,甚至有快递员脱口而出'公司规定不足1公斤全按1公斤算'。这些做法长期隐藏在快递单背后,悄然抬高着消费者的寄件成本。
当'取整'成为行业默认动作时,舆论场掀起了一场关于公平计费的讨论。从《新京报》直指其'侵害消费者权益',到《法治日报》强调'惯例不等于合理',再到《经济日报》呼吁企业摒弃'利己条款',多家媒体形成了一股监督合力。这股力量迅速传导至监管部门,触动了快递计费改革的按钮。
国家邮政局在事件曝光后快速响应。7月11日启动核查机制,短短一周内,京东、圆通、申通、中通、韵达、极兔等主要快递企业集体调整了计重规则。不同于以往'不足1公斤按1公斤计'的粗放模式,新的计费体系呈现出精细化特征。京东采用0.5公斤为续重单位;韵达对超过首重的部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且不再进位;圆通和极兔则更进一步,将续重单位细化至0.1公斤。这些变化通过企业官网和小程序公示,让计费逻辑从'黑箱'走向透明。
细看各企业新规,差异化调整中折射出对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申通、中通明确要求使用标准计量工具,德邦则采取'足0.5公斤进整'的折中方案。而最彻底的当属极兔——'1.3公斤直接按1.3公斤计费',这句看似平常的表述,恰恰击中了旧规则的痛点。
在快递年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的今天,每克重量的公平计价都关乎巨大利益。新规要求计费重量必须保留小数点后至少一位,虽未强制统一标准,却为消费者提供了异议解决的依据。有业内人士透露:'过去系统自动取整,现在要求快递员必须称重显示具体数值,客户当场就能核对。'这个微小变化,让终端服务场景发生了实质性改变。
国家邮政局在宣布新规时特别强调'持续督导',暗示将严查执行走样。从'行业惯例'到'明令整改',快递计费正在经历数十年未有的规范化变革。当1745亿件快递的庞大业务量遇上分毫必究的新规则,中国快递业或将开启'质重于量'的新发展阶段。消费者下次寄件时不妨留意电子秤显示——那跳动的数字背后,一场关于公平的交易革命正在发生。
本文由JiHuiZhen于2025-07-18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587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