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17年160亿美元寸轨未铺美国首条高铁深陷政治泥潭

17年160亿美元寸轨未铺美国首条高铁深陷政治泥潭 加州高铁烂尾 美国高铁 特朗普撤资 纽森 高铁政治化 基建困局 中美基建对比 高铁成本超支 第1张

   肖恩·达菲站在演讲台上,身后投影着胡佛水坝和金门大桥的历史照片,他的手指重重敲击讲台:“5年和4年!这就是美国人曾经创造奇迹的速度!”作为美国交通部长,他怒斥的对象正是加利福尼亚高铁项目——这项耗时17年、消耗160亿美元公帑的工程,至今连一英寸铁轨都未能铺设。这番痛批发生在7月17日的一场基础设施论坛上,直指美国当代最昂贵的公共工程困局。

   距离首期规划获批已过去整整十七个春秋,加州高铁的蓝图依然蜷缩在图纸里。最初承诺的旧金山至洛杉矶350公里时速走廊,号称能将九小时车程压缩至两个半小时,如今沦为政治骂战的素材。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抨击毫不留情:“灾难性的、严重超支的‘通往虚无的高铁’”,并宣布永久切断联邦资金供给。而加州高铁管理局随即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中央政府滥用职权,这场法律拉锯战将工程推入更深迷雾。

   翻开加州高铁的财务账簿,数字触目惊心。2008年项目启动时预算仅330亿美元,目标2020年通车。如今预算如脱缰野马般飙升至1280亿美元,通车日期推迟到2033年之后。更令人愕然的是,2019年工程已被迫“瘦身”,规划里程从826公里缩水至191公里,仅保留中央谷地段。美国交通部六月份发布的310页审计报告揭示:过去十五年间近七十亿美元纳税人资金被消耗,却没有换回一英尺实际轨道。报告结论异常尖锐:“按当前进度,该项目永远无法完工”。

   工程瘫痪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现实困境。从土地征收遭遇的顽强抵制,到环保组织轮番提起的诉讼狙击,每一个环节都在吞噬时间。承建团队在议会听证会上坦承:“我们没有建设高铁的专业经验。”这种技术断层导致设计反复修改,成本滚雪球般膨胀。即便按管理局辩解所称“已完成五十余处主要结构”,但实地勘察仅见零星的立交桥墩和填土路段,距系统化运行遥不可及。

   当工程问题被投入美国政治搅拌机,更复杂的化学反应随即发生。作为奥巴马执政时期的标志性工程,加州高铁自诞生就烙印着民主党印记。特朗普首任期内就曾中断拨款要求退款,拜登任内短暂恢复,如今再度成为政治靶心。现任交通部长达菲的定性充满火药味:“纽森州长和加州高铁烂摊子就是政府无能、甚至可能腐败的典范。”而这位被点名的加州州长毫不示弱,在社交平台反讽:“才不会听那个无法让飞机继续飞在天上的家伙的建议”——矛头直指达菲任内频发的航空事故。

   这场基础设施之争早已超越技术范畴,演化为2028年总统选战的早期交锋。政治观察家注意到,纽森作为民主党新生代领袖,与特朗普力捧的副总统万斯构成潜在对决格局。掐断加州高铁命脉,既削弱潜在政敌的政绩筹码,又向选民强化“民主党挥霍无度”的叙事。工程现场稀疏的施工车辆旁,政治较量的硝烟却愈发浓烈。

   社交媒体上,美国网民的情绪从愤怒转向自嘲。“我们的创造力终结于登月时代了吗?”“中国高铁网都铺满4.8万公里了,我们连两座城市都连不通。”这些评论在新闻跟帖区获得数千点赞。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北京至郑州的同等距离高铁早已运行多年,而加州走廊仍依赖上世纪交通网络。

   站在莫塞德郡的施工标段前,空旷的工地上只有风吹过荒草的沙沙声。几座混凝土桥墩孤独矗立,钢筋锈迹从模板接缝处渗出。这里本该是列车以320公里时速呼啸而过的走廊,如今成为美国基建困境的实体纪念碑。当政治算计优先于钢轨铺设,当党派攻讦碾压技术论证,这条“美国首条高铁”的轨道,终究未能冲出纸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