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英特尔挥刀裁员2.5万背后:陈立武的残酷承诺与芯片帝国的生死赌局

英特尔挥刀裁员2.5万背后:陈立武的残酷承诺与芯片帝国的生死赌局 英特尔裁员 陈立武 芯片寒冬 晶圆厂取消 英特尔重组 AI芯片竞争 半导体裁员 成本削减 第1张

   七月的圣克拉拉热浪逼人,英特尔总部会议室里,新任CEO陈立武面对镜头宣布裁员15%时,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个细微动作暴露了他平静语调下的暗涌——此刻,2.5万名英特尔员工即将失去工作,相当于每七分钟就有一人收到解雇通知。

   墙上电子屏显示着冰冷的数字:第二季度净亏损29亿美元,其中19亿是遣散费。德国马格德堡的荒地上,本应矗立320亿美元的“超级晶圆厂”,如今只剩风吹过杂草。波兰的装配厂、哥斯达黎加的测试中心,这些投资计划全被红笔划掉。陈立武说:“不再有空白支票。”这句话像把手术刀,剖开了英特尔膨胀的躯体。

   四个月前他接任时承诺“低调承诺,超额交付”,没人想到兑现方式如此残酷。在内部会议中,他坦承英特尔已在AI芯片战中输给英伟达——后者新总部距英特尔旧址仅几英里,像座嘲讽纪念碑。当英伟达靠AI芯片市值飙升时,英特尔的Gaudi加速器却沦为仓库积压品。

   更深的溃烂在代工部门。财报显示该业务季度亏损31.7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烧掉24000美元。陈立武取消德国晶圆厂时,当地官员愤怒指责背叛,但没人提及关键事实:这座获百亿欧元补贴的工厂,英特尔实际已无力运营。

   “过去几年我们投资太多太快。”陈立武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解释了多少决策失误?18A工艺耗资百亿却几乎无外部客户,俄亥俄州工厂被迫放缓施工,过剩设备计提8亿美元减值。

   他在内部推行“外科手术式切割”,削去50%管理层。连芯片设计终稿都需他亲自审批,这种集权在英特尔历史上闻所未闻。幸存员工收到新指令:每周提交“客户需求验证表”,彻底扭转“先建厂再找客户”的模式。

   赌注压在三个方向:边缘AI设备芯片、自主决策的智能体处理器、以及背水一战的14A工艺。但现实是,当英特尔宣布将哥斯达黎加业务迁往马来西亚时,东南亚工人正在加班生产英伟达芯片。

   华尔街用股价下跌回应这场豪赌。分析师们窃语:当陈立武说“75,000人足够”时,是否知道台积电用56,000人创造三倍利润?而更残酷的问题悬而未决:如果14A工艺重蹈18A覆辙,英特尔会否彻底退出制造?财报脚注里藏着这个致命选项。

   黄昏笼罩俄亥俄州新厂工地,十台吊车静止在晚霞中。这里施工节奏已减半,等待陈立武承诺的“确认订单”。远处公路广告牌写着英特尔旧标语“未来由你创造”,不知被谁用喷漆改了最后二字——“未来由你埋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