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智能机器人事业部揭幕,3C家电版图再添技术新军
- IT大事件
- 2025-07-27
- 2004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展台灯光下,一台双足机器人正流畅演示着货物分拣动作,围观人群中传出低声赞叹。这台搭载了京东JoyInside智能交互系统的设备,恰是京东在机器人领域野心的缩影。就在展会期间,京东内部传出一则关键消息:智能机器人事业部正式成立,并纳入3C家电事业部体系。这一调整看似寻常,实则暗含战略深意。
京东对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远非一时兴起。从今年3月组建具身智能专项团队,到5月参与智元机器人融资,再到7月21日单日完成对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三家明星企业的投资,资本动作密集得令人瞩目。尤其千寻智能6亿元的PreA+轮融资由京东主导,显露出其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决心。这些被投企业各有所长——千寻的视觉识别、逐际的动力控制、众擎的工业应用,恰好拼出京东机器人版图的技术拼图。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京东同步升级了技术品牌战略。大模型JoyAI的进化催生出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为硬件设备注入“灵魂”。现场工程师演示了该系统的核心能力:当儿童教育机器人“火火兔”通过JoyInside感知用户情绪波动时,会主动调整对话策略;而工业机器人众擎PM01遭遇操作障碍时,能自主调用知识库寻找解决方案。目前已有云深处机器狗、魔法原子等十余个品牌接入该系统,覆盖从潮玩到物流的多元场景。
事业部成立的背后,藏着京东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捕捉。今年618期间,京东平台具身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同比激增17倍,远超普通智能设备3倍的增速。消费端的热度映射出产业趋势——在老龄化加剧与人力成本攀升的双重压力下,北京某仓储企业近期批量采购的20台配送机器人,已将人工成本压缩三成。
新事业部的运作模式颇具京东特色。不同于纯技术公司,京东同步开放了三种商业化路径:SDK让企业快速集成对话能力;即插即用的“盒子”终端降低硬件改造成本;API则满足深度定制需求。这种“技术输出+生态共建”的策略,使京东既避免陷入硬件红海竞争,又能通过技术渗透扩大生态圈。有产业观察者指出,当某款接入JoyInside的AI潮玩在京东独家首发三日售罄时,平台已同步收获品牌佣金、技术服务费与渠道分成三重收益。
机器人事业部的组织架构暗含战略纵深。隶属3C家电事业部意味着可共享成熟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与万家线下渠道资源。而京东探索研究院提供的底层支持同样关键——国内首个双臂移动机器人数据集JDManiData的开源,正吸引着高校研究团队加入技术生态。这种“应用端+研发端”的双轨布局,让京东在杭州某仓储基地的实测中,将分拣机器人操作精度提升至99.2%。
随着成本下探与技术融合,机器人产业正经历关键转折。众擎机器人宣布将产品价格压缩至2-3万美元区间时,餐饮服务企业批量采购门槛显著降低;而千寻智能在WAIC亮相的Moz1机型展现的全身力控精度,已接近工业应用临界点。这些被投企业的进展,恰与京东智能机器人事业部的战略形成共振。
当电商巨头深度介入硬件革命,其意义远超业务拓展。智能机器人事业部的设立,标志着京东正从渠道商转向产业技术架构师。未来消费者在京东选购的不仅是机器人产品,更是整套智能服务生态——这或是3C家电事业部承载的终极使命。
本文由LaiTing于2025-07-27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6657.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