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蔚来资本押注芯片新锐,昉擎科技数亿融资背后的梁军棋局
- IT大事件
- 2025-07-30
- 1086
近日,一家名为昉擎科技的上海芯片初创企业悄然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而背后站着的领投方正是近期在硬科技领域频频落子的小米与蔚来资本。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公司新任CEO梁军——这位曾主导华为海思麒麟芯片架构设计、后又担任寒武纪CTO的行业老将,正试图在巨头环伺的AI算力战场中撕开一道新缺口。
成立于2022年9月的昉擎科技,此前在业内几乎隐形。直至今年7月底,随着融资消息的披露,其技术路径才逐渐清晰:专注于突破性分布式计算架构的研发,核心在于将“上下文相关”与“上下文无关”计算任务彻底解耦。简单来说,该技术把前馈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拆分为独立模块,再依据不同硬件特性动态分配计算任务。这种打破传统Transformer模型框架的设计,理论上可显著提升复杂AI运算的效率,尤其适合边缘计算场景下的实时决策需求。
而真正让资本市场侧目的,是梁军2024年8月的加盟。这位中国科大通信系硕士在华为海思服役17年,全程参与麒麟系列手机芯片的架构设计;2017年转投寒武纪后,又带领团队研发出首款7nmAI训练芯片思元290,手握138项发明专利。2022年他与寒武纪分道扬镳的公开原因是技术路线分歧:管理层追求产品快速商业化,而梁军坚持深度投入底层研发。这场被外界解读为“激进派与务实派之争”的博弈,最终以这位CTO的离开告终。
此次梁军执掌昉擎,某种意义上是其技术理念的延续。据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小米战投部之所以领投本轮,正是看中梁军团队在分布式架构上的早期验证数据——在特定AI推理任务中,新架构的能效比较传统方案提升逾40%。这与小米汽车急需突破车载算力瓶颈的战略不谋而合。而蔚来资本的跟投则更具场景针对性,新能源汽车对边缘端低延迟计算的需求,恰是昉擎技术落地的绝佳试验场。
值得玩味的是融资节奏的急迫性。天使轮在三年内连跳三级:小米战投部率先领投首轮;蔚来资本紧接着在天使+轮接棒;到天使++轮时,临港科创投联合华业天成等机构已将总额推至数亿元量级。这种“小步快跑”的融资策略,暴露出资本对抢占下一代计算架构窗口期的焦虑。
眼下梁军面临双重挑战。技术层面需验证分布式架构在大型模型中的普适性,当前成果多局限于边缘侧轻量化场景;商业层面则要直面寒武纪、壁仞等对手的围剿。不过蔚来资本某执行董事的私下点评或许点破关键:“当行业都在卷制程工艺时,昉擎选择重构计算本质——这要么是天才的破局点,要么是悲壮的理想主义。”
随着中东资本近期向中国科技公司注入近百亿美元,以及小米425亿港元港股融资的到位,硬科技投资正显现出新逻辑:不再苛求短期商业化,而是押注能重构产业链基础架构的“颠覆者”。昉擎和梁军的这场豪赌,才刚刚翻开底牌第一角。
本文由GongXing于2025-07-30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6822.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