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13516个红‘V’账号亮相,腾讯抖音快手进入‘持证亮牌’时代

13516个红‘V’账号亮相,腾讯抖音快手进入‘持证亮牌’时代 红V标识 持证亮牌 互联网新闻服务 公众账号监管 网信办新规 内容平台治理 新闻信息许可 网络传播秩序 第1张

   当用户昨天深夜刷抖音时,屏幕右上角突然跳出一个小小的红色‘V’标识——这个细节背后,是近期国家网信办在15家主流内容平台全面铺开的‘持证亮牌’工程。截至今年7月25日,已有13516个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公众账号完成红‘V’标识加注,同步亮明服务主体、许可证编号及服务类别,覆盖图文、直播、短视频等全内容场景。4401家网站和平台同步公示了许可信息。

   这张电子‘身份证’源于国家网信办对腾讯、抖音、快手、微博等持证平台的系统性督导。平台被要求优化资质核验流程,例如抖音在账号申请环节新增了主体资质交叉核验功能,而微信公众号团队则重组了人工审核班次以应对激增的认证需求。某平台内部流出的操作手册显示,红‘V’账号一旦涉及违规转载或发布不实信息,系统将在15分钟内触发标识冻结程序。

   对普通用户而言,红‘V’意味着一键辨识新闻‘正规军’。北京大学生小林发现,在微博搜索热点事件时,带红‘V’的媒体账号内容自动前置显示,‘再不用费心鉴别哪个是山寨新闻号了’。而内容创作者面临更严格的准入门槛,某财经自媒体运营者透露,团队耗时三个月才通过地方网信办的审批,‘但拿到红‘V’后单篇阅读量平均提升40%,特别是政策解读类内容’——这种权威性溢价正在重构流量分配逻辑。

   政策深意不止于标识本身。网信办即将推出的流量扶持政策,预示着红‘V’账号在算法推荐中可能获得更高权重。某平台算法工程师举例,当用户观看涉民生政策的视频时,系统将优先抓取红‘V’账号的解读内容,‘相当于给正规新闻源安装了传播加速器’。同步推进的还有对灰色地带的清剿:近期某假冒‘三农新闻网’的账号因违规使用红‘V’模板,其所属MCN机构已被列入跨平台联合封禁名单。

   技术正成为‘亮牌’工程的隐形支柱。快手部署的AI巡检系统能实时捕捉红‘V’账号的异常行为,如检测到某文旅账号突然发布医疗广告,立即启动人工核查。而在资质核验端,腾讯云为地方网信办搭建的区块链存证平台,使许可证信息验真时间从三天压缩至两小时。这些技术防线瞄准的是出租出借资质、仿冒新闻机构等痼疾。

   当13516个红‘V’标识点亮手机屏幕,公众获取信息的路径正被重新校准。下一阶段,更值得关注的是网信办对‘动态化管理’的表述——红‘V’绝非终身护身符,违规者将被实时摘牌。当流量倾斜与严格监管同步推进,一场关于新闻可信度的价值革命已然到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