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小马智行Robotaxi驶入浦东日常,上海街头迎来‘主驾无人’时代

小马智行Robotaxi驶入浦东日常,上海街头迎来‘主驾无人’时代 小马智行 Robotaxi 浦东自动驾驶 无人出租车 上海智慧出行 自动驾驶小程序 主驾无人商业化 智慧交通 第1张

   8月1日清晨7点42分,浦东金桥街头,一辆白色SUV缓缓停靠在川桥路旁。车窗降下,车内屏幕亮起“欢迎乘车”的提示——方向盘后空无一人,副驾驶座上仅有一只棕色泰迪熊玩偶。随着首位乘客扫码上车,小马智行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浦东新区正式驶入商业化运营轨道。

   通过“小马智行”App或微信支付宝小程序,金桥、花木区域的市民如今可在工作日7:30至21:30呼叫Robotaxi。首日运营仅12分钟即迎来订单,早高峰时段多辆测试车持续接单。记者实测发现,呼叫后系统平均匹配时长约10秒,接驾等待在5-15分钟区间。行程结束时,5公里路程收费16.8元(含首单优惠),与普通出租车价格基本持平。目前采用固定站点上下车模式,覆盖浦东新区政府、啦啦宝都购物中心、世纪公园等21个核心点位,串联起办公区、商圈与地铁站的生活动线。

   车内体验透露出技术细节:乘客落座后,只有确认关闭车门并系好安全带,车辆才会启动。行驶中,中控屏实时显示系统感知的周围环境——500米范围内行人轨迹、车辆位置动态更新。当识别到前方行人驻足张望,系统提前0.5秒减速避让;转弯时方向盘自动旋转角度精准,连续通过申江路、锦绣东路等复杂路段未出现急刹。这些反应源于全球超5000万公里路测数据的积累,其中800万公里为全无人驾驶测试。

   本次商业化破冰得益于上海7月新发放的智能网联示范运营牌照。小马智行与锦江出租成为首批获准“主驾无人收费运营”的搭档,政策突破性在于取消了安全员配置。上海市经信部门同步透露,年内将分三阶段扩展开放区域:金桥-花木先行试点后,世博园、临港新片区等区域将陆续接入,最终实现浦东全域覆盖,并推动奉贤、闵行区域路网联通。

   收费模式验证了商业闭环的可能。当前定价采用阶梯制:3公里内14元,3-10公里每公里2.7元,超10公里部分加价30%。据企业财报披露,其无人出租车业务一季度营收达1230万元,同比激增200%。技术降本仍在推进,车辆搭载的4个激光雷达与7个摄像头构成感知系统,硬件成本较三年前下降60%。

   在浦东试点启动同时,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系统已接入“全运广州”小程序。为迎接11月十五届全运会,百辆Robotaxi将在广州酒店、场馆间提供24小时接驳。这标志其完成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主驾无人商业化布局,技术正式融入城市交通服务网络。

   随着百度、如祺出行等8家持牌企业陆续投运,上海街头无人出租车数量预计年底突破千辆。行业分析指出,千辆规模是单车盈利临界点。当自动驾驶从技术秀场驶入民生日常,一场重塑出行经济的革命正在浦东街头真实上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