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甘肃榆中通信生命线72小时重生记

甘肃榆中通信生命线72小时重生记 榆中县通信恢复 防汛通信保障 基站抢修 应急通信车 卫星通信设备 工信部防汛 通信生命线 灾后通信重建 第1张

   暴雨冲刷后的山间公路上,一辆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正碾过泥泞,车顶的天线设备在余晖中微微发亮。这支特殊的车队载着卫星基站设备,目标直指道路完全中断的马莲滩村——此刻,这个甘肃榆中的小山村已成为通信抢修的最前线。

   8月7日傍晚,兰州市榆中县遭遇连续强降雨突袭,山洪瞬间冲垮了道路、电力与通信设施。中国移动甘肃公司统计数据显示,灾情最严重时全县131个基站同时中断,4处干线光缆被拦腰截断,马莲滩村等重灾区彻底成为信息孤岛。

   灾情发生后,工信部工作组星夜兼程赶赴灾区。在应急通信车刺眼的照明灯下,抢修方案在洪灾现场迅速制定:兵分三路深入灾区,优先恢复高崖区域基站,为救援指挥部架设专用通信通道。

   “凌晨四点抵达现场时,连路基都被冲毁了。”现场抢修人员回忆道。他们调集了卫星通信车开赴核心区,在泥泞中架设起54台卫星设备。重型油发电机的轰鸣声彻夜不息,为中断供电的基站维持运转。

   入汛以来全国范围内的通信保障数据更显惊心动魄:超过13万人次保障人员奔赴各地灾区,4.7万辆应急通信车在洪流中穿梭,50008台发电油机构筑起电力防线。当固定基站被毁时,2734部卫星设备与54架无人机基站升空接力,编织起一张覆盖灾区的应急通信网。

   在榆中战场,跨省支援成为破局关键。青海移动的应急车队连夜穿越省界,白银、武威等7个地市的技术骨干组成突击队直插重灾区。洪灾发生56小时后,榆中县公众通信网络指示灯终于恢复平稳闪烁——累计1665人次抢修人员、626辆次应急车辆、848台油机的昼夜奋战,换来了324万条预警短信的顺利发出。

   马莲滩村通信恢复的瞬间,消防指挥部的卫星电话突然响起。“信号通了!立即核对失联人员位置!”正在搜救的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张生华立即下达指令。此时道路抢修队已清理出救援通道,痕量气体探测仪等高科技设备正扫描着废墟下的生命迹象。

   截至8月10日16时,榆中县公众通信设施基本完成恢复。但汛期尚未结束,“七下八上”的关键阶段仍考验着通信网络的生命力。在工信部的统一调度下,全国737支抢修队伍严阵以待,17758个基站在今年汛期重新点亮信号,38.94亿条防汛短信飞入千家万户。

   暮色渐沉,马莲滩村的应急通信车顶天线依然旋转。抢修队员裹着满身泥浆的工装,紧盯仪表盘上跳动的数据流——对他们而言,信号格满格的标志,就是黑夜里最明亮的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