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强硬辟谣退出中国时间表供应链调整迷雾下的市场博弈
- IT大事件
- 2025-08-11
- 461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灯光曾见证无数商业故事,本周四这里将迎来戴尔科技峰会。就在这场年度盛会进入最后倒计时之际,一场围绕“戴尔退出中国计划核心时间轴”的舆论风暴不期而至。8月11日清晨,戴尔以斩钉截铁的态度回应界面新闻:“这是谣言,我们不会对谣言进行评论。”这份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时间表,声称披露了戴尔从生产转移到芯片采购的完整退出路线,甚至标注了所谓8月5日的官方公告发布日期。但记者翻遍中美监管部门文件和戴尔全球官网,却找不到任何相关线索。
事实上,类似传闻早在2023年春天就开始流传。当时多家媒体报道戴尔已制定“去中化”剧本:2025年将美国市场60%的笔记本生产撤出中国大陆,2027年实现100%转移;2026年起分阶段停止采购中国芯片企业产品,哪怕这些企业在海外晶圆厂生产的芯片也不例外。这些报道曾引发市场剧烈反应——戴尔中国PC出货量在2023年二季度暴跌52%,市场份额骤降至不足8%,被华为反超。服务器领域更是节节败退,市占率跌破5%门槛。
危急时刻,戴尔全球资深副总裁吴冬梅去年底在入华25周年活动上打破沉默:“可以明确告诉你,这些传闻绝对是‘谣言’!”她特意强调戴尔在厦门、成都、昆山的三大生产基地对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其中厦门工厂更是连续多年稳坐当地制造业头把交椅。然而市场疑虑并未完全消散。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戴尔全球PC出货量980万台,市场份额14.3%,同比下滑3个百分点。在行业分析师眼中,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双重压力:既要应对全球PC市场整体疲软,又要消化供应链调整带来的阵痛。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辟谣声明发布的同一天,戴尔北京团队正在紧锣密鼓筹备8月15日的科技峰会。邀请函显示,众多国内核心客户与合作伙伴将齐聚一堂,见证戴尔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发布。这种“边辟谣边秀肌肉”的策略,凸显了戴尔在中国市场的矛盾处境——既要维护全球供应链布局的灵活性,又难以承受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毕竟,没有任何一家跨国企业能对年出货量近5000万台的PC市场轻言放弃。
当记者向供应链人士求证时,有匿名高管透露:“戴尔部分产品线产能转移是事实,但‘100%撤离’更像是过度解读。”他举例说明,目前戴尔商用服务器订单仍在中国工厂满负荷运转。这种局部调整与整体撤离的本质区别,恰是舆论漩涡的关键所在。眼下全球科技产业链重构已成趋势,但跨国企业的每一步调整都牵动着市场神经。戴尔此番强硬辟谣,既是为四天后科技峰会清障,更是为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押下重注。当烟雾散去时,真正决定企业命运的,终究是产品竞争力而非供应链坐标。
本文由DangChaoJian于2025-08-11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7857.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