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24GbGDDR7量产在即,RTX50SUPER显卡性能跃升迎来关键拼图
- IT大事件
- 2025-07-24
- 793
在台北电脑展略显嘈杂的展台角落,SK海力士那枚不起眼的黑色芯片前渐渐聚拢了人群。当工程师轻点测试设备,屏幕跳出的160GB/s带宽数据引发一阵低语——这比竞争对手的现有产品高出整整25%,而它正是即将改变游戏显卡战局的24GbGDDR7显存。随着英伟达RTX50系列显卡全面转向新一代显存,供应链的暗战已悄然决定了下半年旗舰市场的格局。
技术文档显示,SK海力士的GDDR7突破源于信号编码机制的革新。抛弃了沿用多年的NRZ/PAM2方案,其采用的PAM3技术每两个周期可传输3位数据,让数据传输效率跃过传统瓶颈。当三星和美光的首批GDDR7芯片仍停留在32Gbps速率时,海力士的40Gbps方案意外地抢占了性能高地。更关键的是,其24Gb大容量单颗芯片的出现,让显卡厂商无需增加显存位宽就能提升显存容量,这成了RTX50SUPER系列设计的胜负手。
供应链变动印证着技术路线的竞争。四月初业内消息证实,英伟达首次将海力士GDDR7显存颗粒与GPU核心打包出货,终结了三星的独家供应地位。搭载该显存的RTX5070显卡迅速现身渠道,而当时即将发售的RTX5060Ti仍在使用三星芯片。某显卡代工厂的技术主管透露:“三星颗粒在高端卡上依然保持时序优势,但海力士的24Gb方案让中高端产品有了新选择。”
真正的博弈在于即将到来的SUPER系列升级。多方消息指出,RTX50SUPER显卡将大规模采用24Gb显存颗粒,使显存容量提升50%而不改变电路设计。对游戏玩家而言,这意味着4K分辨率下纹理包加载卡顿的缓解;对AI计算用户,则是大模型本地推理的显存墙被推倒。供应链人士证实,能否确保24Gb颗粒的稳定供应,直接关系到SUPER版本能否如期在年底购物季上市。
就在业内观望美光何时加入战局时,七月初的产线调整传来新动向:美光32GbpsGDDR7芯片开始交付英伟达,但其量产型号仍局限在16Gb容量。这使得SK海力士在24Gb赛道意外获得半年空窗期。值得玩味的是,海力士最初宣布的2025年一季度量产计划,现已提前至今年四季度启动。某分析师笔记中写道:“当RTX5080SUPER配备36GB显存时,其显存子系统带宽将突破1.5TB/s,这需要海力士的40Gbps芯片支撑。”
显存能耗的优化同样影响终端体验。对比GDDR6时代6.5pJ/bit的能耗,新世代GDDR7普遍降至4.5pJ/bit左右。这意味着在相同散热条件下,搭载海力士显存的显卡可承受更高频的持续负载。在台北展现场实测中,运行光追演示的海力士工程样片表面温度比竞品低3-5摄氏度,这对追求轻薄的高性能笔记本尤为关键。
随着秋冬季显卡大战临近,显存供应链的波动已牵动整条产业链。显卡厂商采购部门透露,现正同步验证三家供应商的GDDR7方案,某高管坦言:“海力士的24Gb芯片交货时间表,直接写入我们的产品路线图红色项。”当玩家们期待SUPER系列带来性能飞跃时,这场由四十纳米级工艺和PAM3编码技术奠基的显存革命,正决定着我们何时能触摸到下一帧游戏的未来。
本文由YuchiNiaoSai于2025-07-24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638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