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用电负荷连续三日刷新历史峰值,十七省电网50次突破极值
- IT大事件
- 2025-08-07
- 686
夏日的热浪裹挟着飙升的用电需求,中国电网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8月4日至6日,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出历史新高,最高负荷达到12.33亿千瓦,较去年峰值激增5300万千瓦,相当于多承载了一个中型省份的用电需求。这已是今夏以来国家电网范围内第五次刷新负荷纪录,而华北、华东等六大区域电网及下属17个省级电网更已累计突破历史极值达50次之多。
在河南,8月4日正午时分,全省电网负荷首次突破9000万千瓦大关,达到9133万千瓦,这是该省今年第五次刷新用电峰值。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空调负荷陡增,叠加经济复苏带来的生产用电需求,共同推高了电力曲线。为守住电网安全防线,当地紧急调用外电入豫资源,规模达171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1.6万名运维人员昼夜值守在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旁,对关键设备开展特巡超2000次,确保每一度电安全送达。
用电结构的变化同样引人关注。在江苏,一座大型算力中心内,新增的5个算力厂房昼夜运转,将用电负荷从去年底的7万千瓦推高至17万千瓦。为给服务器降温,企业将传统风冷设备更换为液冷系统,虽提升了冷却效率,却也进一步推高了耗电量。类似场景正在多个工业区上演,数据服务业的扩张悄然改写着用电版图。
面对严峻考验,电力系统多措并举保障供应。跨区跨省输电成为关键支柱,单日最大输送电力达2.25亿千瓦,相当于长江三峡电站满负荷运行时的总出力。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在江苏,调度员一个指令发出,江北储能电站在5分钟内释放出700万千瓦电力,足够支撑4500万户家庭同时用电。今夏全国已有十余省份启动储能集中调用,最大调用功率突破4400万千瓦,这种“分钟级响应”有效化解了负荷陡增的危机。
技术革新也在为电网保驾护航。负荷预测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捕捉用电曲线变化,部分区域预测准确率已达98%以上,为调度决策赢得宝贵时间。而在四川,虚拟电厂引导居民在用电低谷充电、高峰反向放电的创新模式,既缓解了电网压力,又让参与者享受免费充电的实惠。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保供双线作战期,尽管气象预报显示多地降雨降温将带来阶段性负荷回落,但国家电网仍严阵以待。12亿千瓦以上的负荷高位预计还将延续,上万名抢修队员、数千台应急设备24小时待命。在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的同时,保障民生用电始终是电力人坚守的底线。这场迎峰度夏攻坚战,既是对能源转型的考验,更是对智慧电网建设成效的检验。
本文由ZangMian于2025-08-07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7507.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