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大屏上的“留名者”:乱刻划游客被滚动公示的背后
- IT大事件
- 2025-08-12
- 1084
八月的八达岭长城检票口,电子屏成了“示众台”。大屏上滚动着五张面孔,配文直白——这五名游客因今年五月在长城本体刻划,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并罚款二百元。一位举着自拍杆的游客愣在原地,镜头不自觉转向屏幕:“嚯,这下真‘出名’了。”视频当晚冲上热搜,评论区少见地整齐:“公示得好!看谁还敢手欠!”
这并非临时起意。延庆区长城管理处透露,此类公示已常态化。一旦查实刻划行为,涉事者除面临治安处罚外,还可能被列入景区“黑名单”终身禁入。2020年出台的《八达岭长城景区破坏文物行为惩戒办法》早已划出红线,对七类破坏行为明确“零容忍”。如今,线上购票系统也新增弹窗警示——十六个红字刺目:“保护长城严禁刻划乱涂乱划罚款拘留”。
最狠一招藏在跨省协作里。五月那对在上海逍遥的刻划者张某某、孙某某,以为逃离北京便万事大吉。不料延庆警方联动上海属地,首次启动行政案件异地办案程序。三天后,两人在家门口戴上手铐。“就算逃回老家,该拘照样拘。”一位民警说得干脆。这种跨地域追责,让侥幸心理彻底破产。
文物修复专家捏着城墙砖块直摇头:“刻痕深达两毫米,六百年风雨都没磨平的青砖,被钥匙一划就永久破相。”仅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八达岭就发生至少四起刻划事件——发簪、钥匙、石块都成凶器。更可怕的是“破窗效应”:一处新刻痕可能引发跟风模仿,最终让城墙沦为“留言板”。
公示屏立在人流必经处,恰似一记道德耳光。相较于躲在官网发通报,这种当众“揭短”更具冲击力。有家长趁机教育孩子:“记住啊,这样‘留名’比考零分还丢人。”心理学研究者分析,公开曝光触发耻感文化,比单纯罚款更能遏制冲动。
屏幕上的五张面孔终将轮换,但长城需要三十八万公里外的注视。当宇宙飞船掠过天际,宇航员说唯一可见的人类工程就是这道土石脊梁。它扛得住匈奴的铁骑,却经不起游客的钥匙。公示屏亮着,像一道微弱的防线——守的不是砖石,而是文明底线。
本文由MingZhaSe于2025-08-12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7960.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