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辉的吉利反内卷宣言:不打价格战,用价值战重塑汽车业竞争逻辑
- IT大事件
- 2025-08-14
- 1626
8月的杭州空气里带着一丝躁动,吉利汽车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的现场却异常沉静。聚光灯下,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的声音清晰有力:“我们不打价格战。”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汽车行业激起层层涟漪。
李东辉口中的“反内卷”,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面对台下闪烁的镜头和行业同行的注视,他第一次系统性地拆解了吉利的竞争哲学——放弃以低价挤压对手的消耗战,转向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甚至包括企业道德战。在汽车产业被价格厮杀拖得疲惫不堪的当下,这种姿态显得格外醒目。
**供应链的担当与责任**当天发布会上,一项具体决策引起供应商群体的关注:吉利宣布将统一缩短供应商支付账期至60天内。在业内账期普遍长达90天甚至120天的环境下,这个动作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吉利愿意让利产业链,保障中小合作伙伴的现金流安全。这不是简单的财务调整,而是从系统层面抵抗“内卷”的关键一步:当一家龙头企业主动缩短账期,等于将部分风险从供应商肩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健康的产业链才能支撑可持续的创新,否则所谓的“技术突破”不过是空中楼阁。
**用户安全背后的技术硬仗**反内卷战略的核心支撑来自技术能力。李东辉特别强调,全域AI技术已在吉利产品中实现量产上车,安全被置于第一优先级。这意味着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到电池安全监控,算法已深入车辆控制底层。例如吉利即将交付的银河星耀8,实测续航突破800公里,背后是能源管理算法和轻量化材料的综合突破。技术投入不是靠低价竞争能实现的。2024年吉利研发投入同比增15%,这种长期投入的底气,正是“反价格战”的根基所在。
**内部整合:一个吉利的凝聚力**在发布会后的交流中,李东辉提到《台州宣言》与“回归一个吉利”的战略方向。内部人士透露,过去一年吉利加速了旗下品牌的技术平台整合,从三电系统到智能座舱模块,共享研发成果避免重复开发。例如极氪007GT的电机技术已反哺吉利主品牌车型。这种高度协同降低了开发成本,也让“技术战”有了可落地的组织保障。
**300万辆目标背后的价值自信**当多数车企因市场疲软下调预期时,吉利却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11%的上调幅度背后是对“价值导向”市场的预判。第三方调研显示,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关注点正从价格转向续航、智驾和安全性能。吉利的反内卷不是拒绝竞争,而是用技术重构竞争维度。正如李东辉所说:“当行业竞争回归理性,坚持长期主义的公司将获得更大优势。”发布会结束前,李东辉望向台下:“内卷消耗的是整个行业的生命力。”这句话或许点出了这场反内卷运动的本质——当中国企业从价格红海中抬起头来,一场围绕价值创造而非成本削减的竞争,才真正拉开序幕。而吉利选择在2025年夏天率先跨出了这一步。
本文由JiJuan于2025-08-14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815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