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寒武纪市值破四千亿大关,国产AI芯的狂飙与隐忧

寒武纪市值破四千亿大关,国产AI芯的狂飙与隐忧 寒武纪 AI芯片 4000亿市值 股价破千 国产替代 订单辟谣 中报业绩 定增方案 第1张

   8月14日午盘,寒武纪股价冲至985元的历史高点,市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尽管尾盘小幅回落至949元,市值定格在3970亿元附近,但单日超10%的涨幅和年内累计57%的飙升,已让这家芯片企业成为A股半导体板块的“新旗手”。资本市场的热浪,与两天前公司的一则辟谣公告形成微妙反差。8月12日晚,寒武纪在互动平台紧急澄清,称网络流传的“2026年50万颗芯片订单、300-400亿收入预测”等均为不实信息。耐人寻味的是,辟谣次日股价不跌反升,14日更直逼千元关口——市场似乎对此置若罔闻。这一轮看似矛盾的行情背后,实则涌动着三重逻辑的交织。首当其冲的是国产替代的强预期。随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密集落地,算力需求激增,而外部芯片供应受限倒逼国产化进程提速。研究机构TrendForce预测,2025年中国本土AI芯片在服务器市场的占比将从2024年的不足三成跃升至40%,几乎与进口芯片平分秋色。寒武纪作为少数具备云端AI芯片量产能力的企业,其全栈技术方案已在互联网、金融、运营商领域渗透,自然成为资金押注的核心标的。业绩转暖则是另一重支撑。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寒武纪营收11.11亿元,同比暴增4230%;净利润3.55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终结了长期亏损的困局。更值得玩味的是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存货余额飙至27.55亿元,预付款项增长374%达9.73亿元。这种“囤货锁料”的举动,被机构解读为对后续订单的乐观预判。政策与资本动作的共振也在推波助澜。定增方案从49.8亿元下调至39.9亿元后,市场预期其通过概率大增。募资重点投向大模型芯片与软件平台,恰与国产AI基础设施的建设浪潮契合。狂飙之下,暗礁隐现。超过3000倍的市盈率,已将未来数年增长预期透支殆尽。基金二季度持仓数据更暴露了机构的分歧:尽管403家基金持有公司股票,但119家选择减持,包括万家人工智能混合基金等主题产品悄然撤退。而持仓总量已降至近两年低点,部分资金“畏高”情绪明显。眼下,市场正将目光聚焦于即将发布的中报。若业绩无法匹配当前估值,股价难免遭遇“回马枪”。但无论如何,寒武纪的狂飙已然揭示了一个深层信号:在国产算力的竞技场上,资本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即便辟谣声起,也难挡替代洪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