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香港稳定币牌照开闸:金管局警示申请不等于获批

香港稳定币牌照开闸:金管局警示申请不等于获批 香港稳定币牌照 金管局新规 稳定币申请条件 跨境支付合规 金融科技监管 法币锚定加密货币 香港金融创新 数字资产牌照 第1张

   8月初的香港中环金融街,渣打银行大楼的会议室又亮了一整晚的灯。与此同时,京东科技团队正紧急复核最后一份合规材料,蚂蚁国际的跨境支付专家在沙盒测试中记录着交易数据波动——这些不眠夜都指向同一目标:赶在香港金管局稳定币牌照申请窗口关闭前交卷。

   2025年8月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打开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通道,首轮申请将在9月30日截止。尽管已有超过50家机构摩拳擦掌,包括渣打、京东、蚂蚁等巨头,金管局官员却在闭门会议上向部分申请方泼了冷水:提交材料绝不等于获批通行证。

   翻开金管局最新监管指引,七项核心基准筑起了高墙。每家机构必须证明持有至少2500万港元实缴资本,这还只是入场券。储备资产必须100%由高流动性资产支撑,且与自有资金严格隔离。当用户点击赎回按钮时,发行方需确保资金在24小时内到账,这对清算系统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某家参与沙盒测试的支付公司技术总监透露,为达到赎回时效,团队重构了五版结算流程。

   最具颠覆性的条款藏在用户协议细则里。所有合规稳定币持有者必须完成实名认证,链上匿名钱包被彻底排除在体系之外。这一要求已在Web3社区掀起波澜,部分开发者批评新规让去中心化金融变成‘带镣铐跳舞’。但金管局立场明确:当AnimocaBrands等机构测试港币稳定币购买元宇宙土地时,反洗钱风控必须同步跟上。

   过渡期正在倒计时。现有发行方只有六个月整改期,逾期未达标者将面临牌照撤销甚至刑事追责。金管局内部备忘录显示,首批牌照可能仅个位数,年底前落地。这种‘少而精’的策略引发市场两极反应——三三传媒股价因申请消息单日暴涨17%,而某DeFi协议则宣布暂停香港用户服务。

   在维港夜景映照下,连卡佛百货的收银台悄然新增稳定币支付标识。这或许预示着金融新纪元的开端:当跨境贸易结算不再依赖SWIFT系统,当咖啡消费通过手机链上兑换完成,香港正用高门槛牌照换取数字金融的通行权。但金管局公告末尾的加粗警示仍未褪色:‘牌照申请不代表监管背书,合规能力才是生存法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