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鸿海万亿AI棋局落子,富士康撕掉代工标签

鸿海万亿AI棋局落子,富士康撕掉代工标签 鸿海AI服务器 富士康营收突破 AI机柜产能 英伟达代工 万亿新台币 模块化数据中心 算力基础设施 主权AI项目 第1张

   在台北内湖科技园的一间会议室里,鸿海科技集团轮值执行长杨秋瑾面对数十位分析师,背后的投屏亮出一组醒目的数字:第二季度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第三季度预计猛增170%,全年相关营收将历史性突破1万亿新台币。此刻,距离鸿海卖掉美国俄亥俄州电动车工厂仅过去三个月。

   转型的阵痛正被AI服务器的强劲增长弥合。曾经靠组装iPhone被世界熟知的富士康,如今每生产三台AI服务器就有一台出自其生产线。在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B200服务器全球产能中,鸿海独占40%的份额,这些搭载着液冷散热系统和定制电源模块的机柜,正运往微软、亚马逊的云数据中心。与东元电机合作开发的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更让鸿海从单纯硬件制造跨入整体解决方案领域,客户等待交付周期因此缩短三周。

   支撑万亿营收的是全球算力饥渴。大型云厂商纷纷上调资本支出,各国主权AI项目陆续启动。在墨西哥华雷斯市的工厂里,新安装的自动化产线正24小时运转,工人们给即将发往德国的机柜贴上标签——这批订单来自欧洲某国政府的主权云项目。而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投资9亿美元的新工厂已破土动工,专为北美客户生产AI机柜系统。

   亮眼增长下暗流依然涌动。执行长坦言,新台币汇率每升值1%就会削去集团营收3个百分点,而美国大选带来的关税政策变数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棘手的是AI芯片供应缺口仍在扩大,尽管鸿海通过与晶圆厂锁定长期产能来缓解压力,但交货周期仍比常规产品长约40%。

   电动车业务的战略收缩折射出资源再平衡。三菱汽车的合作项目虽已落子大洋洲市场,但俄亥俄工厂的转手暗示着重心转移。内部流出的资源分配图谱显示,2025年研发预算的62%投向AI与数据中心技术,这个比例在2020年仅为18%。

   万亿营收只是起点。当被问及增长持续性时,杨秋瑾援引客户预测:'AI基础设施投资将延续至2026年之后。'在鸿海龙华科技园的实验室里,工程师正在调试下一代液冷机柜原型,系统能效比现款提升15%。而在东南亚,四个新建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已进入调试阶段——这些布局都指向一个目标:在1.5万亿美元的全球AI基建市场中,把40%的市占率筑成更坚固的护城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