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CTO朱鸿预言:行业AGI爆发前夜,数据将成企业黄金
- IT大事件
- 2025-07-29
- 1565
上海世博中心会场灯光暗下,一束追光打在钉钉CTO朱鸿身上。台下坐着数百名企业数字化负责人,有人低头快速记录,有人举起手机拍摄幻灯片——上面写着‘AI下半场,向效果要答案’。这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AI实干派’专场,空气里飘着咖啡味和一种临近技术拐点的躁动。
朱鸿抛出的观点很锋利:通用人工智能的战场正从实验室转向垂直行业。‘未来几年,甚至可能更短,垂直领域的AGI会遍地开花。’他说话时,背后大屏跳出‘2025=行业模型落地元年’的字样。更关键的是那句判断:‘未来企业数据一定比算力贵。’这话让台下几位物流公司CTO不约而同坐直了身子。
现场有人掏出手机测试钉钉的十大AI场景。语音转文字功能正实时生成演讲字幕,误差不到0.5秒;隔壁座位的跨国采购商点开消息翻译,法语报价单瞬间转成中文。这些看似简单的功能背后,藏着垂直AGI落地的密码——某物业公司用类似技术分析6000个客服群,把业主投诉分类提速五倍,省下三百万年成本。
朱鸿提到的‘自训练模型’正在菜鸟物流验证价值。当80%的全球员工咨询由AI客服处理时,核心系统每天吞下百万条对话数据。这些数据反哺模型迭代,形成滚雪球效应。同样在百丽门店,AI拣货员能记住每款高跟鞋的畅销配色,这种专属知识库让新店员秒变十年老手。
报关单预审核案例更让人看到垂直AGI的锋芒。跨境物流商把报关信息塞进AI表格,系统自动标出申报价异常的货品。有个真实案例:某批货报关价突然比历史均值低37%,AI用红色高亮提醒后,业务员发现是供应商误标小数点。这类风险拦截让退扣率直降两成。
当朱鸿展示‘企业选址AI助理’如何整合近万案例时,前排投资人快速交换眼神。这个工具把平均选址周期从45天压到18天,背后是法律条款、能耗指标、劳动力地图等结构化数据的疯狂喂养。数据越用越精,恰印证了‘数据比算力贵’的预言。
散场时,某制造业CIO捏着《AI实干家》案例手册说:‘我们车间传感器三年采集了50TB数据,以前是存储负担,现在成了训练AGI的原油。’手册里12个企业故事都在证明同一件事:当AI进入下半场,决胜点不在参数规模,而在谁能把报关单、客服记录、货架坐标这些‘数据泥沙’炼成真金。
本文由QiaoLei于2025-07-29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674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