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灾区通信生命线全线贯通,534个失联村全部复联
- IT大事件
- 2025-08-02
- 179
暴雨后的山间雾气还未散尽,几架无人机掠过怀柔区琉璃庙镇上空,机翼的嗡鸣声打破了连日的沉寂。下方抢修队员抹了把脸上的泥水,盯着设备屏幕突然喊出声:‘通了!最后一个村有信号了!’不远处,村民老张攥着终于跳出信号的手机,反复按着妻子的号码——这是洪水席卷家园后的第七天。
截至8月1日14时,北京最后一批通信中断村全部恢复基本通信。密云268个、怀柔266个,整整534个一度与世隔绝的自然村,重新连入现代通信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从全国16个省份调集的223支抢修队,带着677部卫星通信设备挺进断路断桥的深山。在琉璃庙镇,背负式无人机基站悬停在村庄上空,为67户村民架起临时4G通道,连政府发放物资的短信都通过这条‘空中走廊’抵达了村民手中。
‘人背肩扛’成了抢修队员的标准动作。密云冯家峪镇道路坍方后,三名队员扛着30公斤的卫星背包站徒步六小时,硬是在村口高地支起应急基站。半径100米覆盖范围内,25通救命电话接连拨出,最先接通的是待产孕妇家属的求救信号。而在怀柔国道G234线上,刚回填的路基还泛着湿气,多台油机发电设备仍在轰鸣。三天前这里还是成片塌方区,如今应急通信车闪着蓝灯驶过,一公里范围内的手机陆续跳出信号格。
科技力量在泥泞中格外耀眼。国网密云供电公司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顶着能见度不足50米的天气勘查电力设施,红外热成像仪穿透雾气锁定故障点;中国移动的免费北斗短信服务,让无网络覆盖区的灾民也能发出坐标信息。这些设备与5613名抢修人员共同作战,累计修复115条光缆、1202个基站,连最偏远的喇叭沟门满族乡也传来报平安的声音。
通信恢复只是开始。密云水库泄洪导致的潮河险段,巡堤查险车正用电磁波技术扫描堤坝渗漏点;22个未通路的自然村将在24小时内打通最后一公里。当安置点的转移居民陆续返家,那些重连网络的手机里,满是未读消息的提示音此起彼伏——这或许是灾后最动人的‘噪音’。
本文由YuchiXiao于2025-08-02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7080.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