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与关税双重绞杀,美国7月裁员飙至6.2万
- IT大事件
- 2025-08-02
- 670
2025年7月的一个周四早晨,旧金山湾区某科技公司的工程师马克·汤普森在收拾办公桌时,收到了人力资源部的最后通牒:两周内完成工作交接。他的离职协议里有一项特殊条款——禁止向媒体透露任何涉及"算法优化"的项目细节。就在同一天,美国裁员咨询机构Challenger,Gray&Christmas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美像马克这样的失业者在当月激增至62,075人,较去年同期暴涨140%,创下疫情危机以来的最高纪录。
残酷的是,这场裁员海啸并非源于经济衰退。在微软总部,CEO萨提亚·纳德拉刚刚向全员发送了年度第二份裁员通知,涉及9000个岗位。他在内部邮件中写道:"我们正经历历史上最成功的时刻,但必须从软件工厂转变为智能引擎。"这番矛盾表述背后,是科技巨头集体转向人工智能的残酷现实。仅7月份,AI技术就直接取代了超过10,000个工作岗位。英特尔更狠,直接砍掉15%的员工编制,相当于上万名技术人员瞬间失业。
华盛顿的政策火上浇油。特朗普政府7月实施的10%-41%对等关税,本意是保护本土制造业,却让汽车工厂流水线率先遭殃。当月汽车行业宣布裁员4975人,创下去年11月以来新高。密歇根州底特律郊区的福特组装厂里,工人们看着新到的焊接机器人安装到位,而他们的解雇通知书上赫然印着"关税成本控制"的字样。
零售业在双重夹击下沦为重灾区。前七个月全美零售业裁员80,487人,同比激增249%。纽约第五大道的连锁百货店里,导购丽莎指着货架上的价签摇头:"中国进口的服装关税涨了30%,店里已经裁了三分之一的人。"更讽刺的是,为应对成本压力,这些零售商正加速引入自助结算系统和仓储机器人,形成AI替代人力的死亡循环。
当科技白领和流水线工人同样面临失业危机,美国就业市场的深层裂痕开始显现。官方失业率仍维持在4.1%的"安全区间",但这个数字掩盖了结构性危机——联邦预算削减导致政府部门裁员29万人,非营利组织岗位消失数量同比暴增413%。经济学家私下警告,目前统计的6.2万裁员只是计划数字,实际失业冲击将在未来季度显现。
纳德拉要求员工"遗忘过去,学习新技能"的呼吁,此刻正回荡在硅谷的失业者招聘会上。但问题在于:当AI系统能自主编写代码、分析财报、设计产品时,留给人类的学习曲线还有多长?当关税大棒反噬本土企业,被机器人取代的流水线工人又能去哪里?这场由算法与政策共同催化的就业地震,或许才刚刚撕开第一道裂缝。
本文由GengZhi于2025-08-02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708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