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的匀速哲学:92.5%产能利用率背后的战略定力
- IT大事件
- 2025-08-10
- 302
半导体行业的扩产竞赛中,中芯国际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在8月财报会议上,联席CEO赵海军面对分析师关于产能利用率的追问,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永远不会超过95%。”此时财报显示其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已达92.5%,环比提升2.9个百分点,距离自设红线仅一步之遥。
这数字背后藏着中芯独特的经营逻辑。赵海军解释,公司有6-7万片产能被划为研发专用区,无法接单却必须计入分母。更关键的是,中芯采用业界最严苛的产能计算标准——设备进厂即算入产能,哪怕尚未完全投产。这种策略性保留产能的做法,恰似田径选手在长跑中控制配速,为技术突破预留发力空间。
当同行在产能军备赛中狂奔,中芯却踩下匀速发展的刹车片。“每年70-8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在业界已是高速”,赵海军强调股东共识是拒绝跳跃性扩产。二季度22.09亿美元的营收,16.2%的同比增速,佐证着这种稳节奏的有效性。而新增的功率器件产能虽已供不应求,公司仍明确表态不进军主流功率代工市场,只聚焦战略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国产替代浪潮正为中芯注入持续动能。中国区营收占比攀升至84.1%,折射出本土芯片企业的集体崛起。赵海军透露,某功率半导体客户订单量两年内激增十倍,从月需2000片飙升至20000片(8英寸晶圆)。“数十至数百家客户保持如此增速”,让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推高至76.1%。这种爆发非偶然,当中国车企加速替换英伟达芯片,中芯的工业与汽车芯片营收占比已突破10.6%,车规级订单环比暴涨35%。
前瞻性布局在匀速发展中悄然展开。配合国际客户“ChinaforChina”战略,中芯正部署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产能。这些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充电、5G基站领域优势显著,虽面临成本高企的产业化难题,却锚定着未来增长曲线。面对美国关税冲击,赵海军更给出低于营收1.3%的影响预判,凸显本土化供应链的抗风险韧性。
中芯的匀速哲学本质上是对半导体产业周期的深刻认知。92.5%的产能利用率在财报上是数字,在车间里是设备余量,在研发室是创新火种。当行业在产能过剩与短缺间剧烈摇摆,这种拒绝跳跃的定力,恰是中国半导体穿越周期的生存智慧。
本文由JiaDaiDian于2025-08-10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7800.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