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通信铁军鏖战山洪三天三夜打通信息生命线
- IT大事件
- 2025-08-10
- 1024
8月7日傍晚,暴雨如注倾泻在黄土高原的褶皱间,榆中县突发山洪,高压电塔在洪流中扭曲倒塌,光缆被连根拔起,多个村庄瞬间沦为通信孤岛。灾情发生后,工信部工作组星夜驰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通信保卫战在泥泞中打响。狂风裹挟着暴雨,抢修队员肩扛油机,踩着没膝的淤泥向旧庄沟村艰难挺进。应急通信车的灯光刺破雨幕,卫星电话里传出第一声呼叫时,村支书嘶哑的呼喊让指挥帐篷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掌声——这标志着榆中县最后一个失联村庄恢复通信。截至8月10日16时,经过1665人次抢险人员昼夜奋战,626辆次应急通信车穿梭驰援,848台次发电油机轰鸣运转,54部卫星设备架起空中信息走廊,324万条预警短信如生命之鸽飞入千家万户。被泥石流掩埋的通信杆路旁,抢修队员李卫民和同事们在暴雨中连续作业18小时。当测试仪显示信号接通时,他满是泥浆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听见基站重启的蜂鸣声,比什么都踏实。”这样的场景在22个受灾行政村反复上演,通信铁军用肩扛手抬的原始方式,将总重超20吨的设备运抵断网村落。汛期以来,全国通信战线已投入13万人次保障力量,47382辆次应急车辆奔赴灾区。54架无人机在洪区上空编织起立体通信网,配合2734部卫星设备实现全域覆盖。在甘肃攻坚战中,17758个基站在洪灾后重新点亮,38.94亿条防汛短信构筑起预警长城。这些数字背后,是通信兵用身体连接的光缆接头,是工程师三天未换的湿透工装。当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仍未结束。工信部持续加密风险预警监测,应急值班室的灯光彻夜长明。随着更多卫星便携站运抵重点区域,隐患排查正深入每处偏远基站。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远未终止,但通信铁军已在泥浆中树起不倒的信号塔——当手机屏幕在废墟上重新亮起,便是守护生命最坚实的承诺。
本文由RuanTui于2025-08-10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521pj.cn/20257810.html
发表评论